【发布时间:2015-06-03】【信息来源: 国防科工局系统司】
航天装备主要是指运载器、卫星、飞船、深空探测器等空间飞行器以及相关地面设备等。航天装备的水平是代表一国航天能力的核心标志,也是衡量国家高科技生产力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大力提升我国航天装备发展能力,建设先进的航天科技工业体系,率先实现我国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的突破,是实现“航天梦”、助推“中国梦”的战略选择。
一、主要成就
中国航天走过了50多年的辉煌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具备了较为完善配套的航天装备研发、设计、制造、试验体系及产品质量保障体系,是当今世界为数不多的能够提供运载火箭、卫星、载人飞船、深空探测器等多类航天产品、发射服务及地面设施建设等一揽子服务的国家,已跻身于世界航天大国行列,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带动科技进步、增强国防实力、提高国家国际地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运载火箭研制发射能力显著提升。
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形成了长征二号、长征三号和长征四号三个系列,总发射次数突破200次,基本实现型谱化、系列化发展和高密度发射,可靠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长征五号、长征六号、长征七号等新一代运载火箭研制进展顺利,进入空间能力不断提高。
(二)应用卫星逐步提供大规模业务化服务。
陆地资源、海洋、气象、环境减灾等遥感卫星已形成一定的业务化服务能力,高分二号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民用遥感卫星分辨率进入亚米级时代。通信广播、数据中继等卫星通信基本保障体系已建成,北斗导航系统完成区域组网并向我国及周边地区提供服务。卫星通信、导航、遥感等空间信息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三)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取得里程碑式成果。
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实现成功对接,我国已掌握载人天地往返、航天员出舱、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等关键技术;探月工程二期圆满完成,嫦娥三号任务首次实现我国航天器在地外天体着陆,为我国航天事业树立了新的里程碑,探月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圆满成功,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航天技术应用和转化效益凸显。
卫星应用成为国家创新管理、保护资源环境、提升减灾能力、提供普遍信息服务以及培育新兴产业不可或缺的手段。2013年卫星应用产值规模超过一千亿元,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展。与此同时,航天优势技术转化及其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结合,形成了众多民用产品和综合解决方案,破解了一系列技术难题。
二、形势与需求
随着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太空的应用尤其是卫星应用已渗透到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成为人类应对全球性问题、发展新兴产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不可或缺的手段。太空成为世界强国争夺的制高点之一,世界主要航天国家均加快部署实施航天计划,致力于提升进入空间和利用空间的能力,巩固和提高航天在国家整体发展战略中的地位与作用;众多新兴航天国家积极发展和利用航天技术,世界航天发展方兴未艾。我国航天正处于试验应用向业务化应用、产业化发展的转型发展关键期,面对日益增长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国际竞争环境,亟需发展先进的航天装备体系,形成较为全面的宇宙探索能力,提高全球化、产业化、商业化发展水平,积极服务于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
(一)经济社会发展对空间信息应用需求迫切。
卫星通信、导航、遥感等空间基础设施是信息化、智能化和现代化社会的战略性基础设施,无论是支撑能源资源开发、粮食安全、海洋权益等国家重大战略,服务国土资源、防灾减灾、环境保护、农林水利、交通运输等国民经济重要领域的广域精细化应用,还是满足文化、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的高品质普遍信息服务和信息消费的迫切需求,都高度依赖空间基础设施的发展及应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领域、各部门及大众服务等都对构建自主可控的空间基础设施提出了更加广泛和更为迫切的需求。
(二)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求加快实现航天强国目标。
航天科技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重要推动力,进入空间、利用空间事关国家战略利益与安全。运载工具是一个国家自主进入空间能力的体现,也是大规模开发和利用空间资源的前提,目前我国运载能力仍有不足、进入空间能力有待提高;我国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还不相适应,存在体系不完备、卫星性能不高、服务能力不足、应用滞后等问题,需要加快形成连续稳定的空间信息服务能力;深空探测是人类探索未知、探究前沿科学的重要举措,美、俄、欧、日等竞相开展无人和载人深空探测活动,持续开展载人航天与深空探测是促进航天技术跨越发展、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手段。总之,大力提升航天装备水平,形成引领发展的航天自主创新能力、先进的空间探索与开发利用能力、高效的航天科技工业体系和产业发展能力,加快建设航天强国,是推进制造强国建设、带动国家科技进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战略选择。
(三)全球化战略对航天装备服务能力提出新要求。
由于卫星通信、导航、遥感不受地域和国界限制,具备全球服务及全球竞争与合作的特征,世界航天产业全球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面向经济全球化进程,应对气候变化、生态环境保护、防灾减灾等全球性问题,服务我国企业“走出去”、“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大力提升航天装备的全球化服务能力,积极承担国际义务,推进开放共享和国际合作,提升国际影响力,是我国航天发展的时代要求。
(四)产业化商业化发展成为航天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随着航天应用的日益广泛,世界航天产业化和商业化发展程度不断提高。在国家大力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统筹推进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新时期,作为国家战略性产业,应在政府引导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积极推进航天产业化和商业化发展,根植于国家工业基础,充分利用全社会技术、人才和能力优势,建设开放融合的航天科技工业体系,才能形成强大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充分发挥航天产业的应用效益,更加高效地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三、发展方向与重点任务
未来十到十五年,我国航天发展应以满足国家战略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宗旨,基于我国国情,遵循统筹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科学发展的基本原则,以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为主,适度开展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积极推进军民融合,形成具备强大国际竞争力的航天产业,逐步实现航天强国的发展目标。
(一)发展先进运载工具
以市场和任务需求为牵引,以经济环保、适应性强、可靠性高为方向,通过模块化、组合化的途径,建设完善运载火箭系列,填补我国进入空间能力空白,满足未来发射需求。
完成长征五号、长征六号、长征七号、长征八号等无毒、无污染新一代运载火箭研制并实现首飞。发展重型运载火箭,提升我国更大更远自主进入空间的能力,支撑深空探测工程和空间基础设施建设。
2020年前后,形成新一代大、中、小型运载火箭型谱,运载能力达到国际同期服役火箭主体水平。2025年前后,建成高效、灵活、安全的航天运输体系。
(二)建设国家空间基础设施。
国家空间基础设施是为广大用户提供遥感、通信广播、导航定位以及其他产品与服务的天地一体化工程设施。
根据《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按照天地一体化建设思路,开展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卫星遥感系统重点发展陆地观测、海洋观测、大气观测三个系列,逐步形成高、中、低空间分辨率合理配置、多种观测手段优化组合的综合高效全球观测能力。卫星通信广播系统发展固定通信广播卫星、移动通信广播卫星和数据中继卫星三个系列,逐步覆盖全球主要地区,并与地面通信网络融合。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继续发射组网,建成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形成全球服务能力。
发展新型卫星等空间平台和载荷,支撑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和升级换代。遥感卫星重点突破长寿命、高稳定性、高定位精度、大承载量和强敏捷能力的卫星平台技术,以及高分辨率、高精度、高可靠性及综合探测等有效载荷技术;通信广播卫星重点发展高功率、大容量、长寿命先进卫星平台技术,以及高功率、大天线、多波束、频率复用等先进有效载荷;导航卫星研制新型高精度载荷和自主定轨等技术,全面提升卫星性能,实现技术研发与业务应用的有效衔接。
2020年前后,基本建成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体系,提供连续稳定的业务服务。2025年前后,建成技术先进、全球覆盖、高效运行的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体系,业务化、市场化、产业化发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形成长期持续稳定的空间信息服务能力。
(三)发展空天地宽带互联网系统。
在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基础上,顺应空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深度融合的国际发展新趋势,建设网络互联、全球覆盖、宽带服务和移动保障的卫星通信系统,与地面宽带网络、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等互联融合,形成我国自主的空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
研制新一代固定宽带通信广播卫星和移动通信广播卫星,开发商用应用终端,面向航空、高铁、海洋船舶提供宽带通信服务,面向专用终端提供个人移动通信广播服务。建设天基骨干传输网、天基移动宽带接入网和地面节点网,建成信息安全自主可控的网络基础设施。
第一阶段,初步建成具备全球通信能力的天基通信系统,实现对全球热点区域的重点服务;第二阶段,逐步建成具备全球常态化通信能力的天基通信系统,形成与新一代移动通信网和互联网相互融合的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
(四)推动载人航天和月球探测工程。
继续推动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和月球探测工程。根据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完成空间站建设,解决较大规模、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完成第三步任务。根据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期工程计划,发射月球采样返回器,实现月球取样返回,完成探月工程三期任务。
(五)适度发展深空探测。
研制深空探测器,建立深空探测工程技术体系,以火星探测为重点,逐步实施小行星、木星系等深空探测任务,争取2020年前后具备火星探测等行星际探测能力,2025年前后具备行星巡视探测能力。
(六)推进航天技术转化和空间技术应用。
建立完善的空间信息服务平台、应用服务网络以及商业化、国际化的服务体系,积极开展行业、区域、国际及科技发展等多层面的遥感、通信、导航综合应用示范,加强跨领域资源共享与信息综合服务能力,加快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及其他新技术、新应用的融合,提升空间基础设施的应用效能,带动卫星应用产业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航天高技术优势与天地一体化的特色,积极推动航天技术、产品和服务转化应用。
四、保障措施
推进航天科技工业发展模式变革,建立与我国先进制造体系融合发展、协同创新、基础雄厚的航天产业链,支撑我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
(一)面向数字化智能化与产业化发展,推进航天产业转型升级。
面向产业化、市场化发展需求及挑战,以变革研制生产组织模式为主导,加速推进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制造技术与模式应用,围绕核心业务和关键能力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异地协同的产业化能力布局,完善适应产业化发展的经营管理体系,建设先进的航天科技工业体系。
(二)掌握航天核心技术,提升航天基础产品自主可控能力。
借助于我国建设制造强国、打造全面工业基础能力的契机,结合国家工业强基工程,攻克一批制约我国航天发展的关键元器件、部组件、关键原材料的技术难题,并着力解决原材料工程化问题,大力提升航天元器件原材料、制造技术与工艺、质量技术基础等方面的自主可控能力。
(三)加速市场化体制机制创新,打造开放协同的航天产业链。
推进《航天法》制定,完善国家数据政策和航天产品定价机制,推进政府采购制度,推动多元化投资和商业化发展,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卫星制造及应用等航天产业链。根据航天产品研制生产特点,不断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小核心、大协作”的运行模式,建立根植于国家工业基础、自主保障、开放协同的航天供应链与产业链,促进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开发利用。
(四)实施军民融合战略,推动航天科技工业高效健康发展。
统筹利用军民航天资源,提升航天产品水平,构建军民商航天资源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建立军民航天资源统筹协调模式,完善航天规划衔接、分工建设、协同运行的工作体系,形成军民航天资源分工协作机制,加快建立航天资源开放共享网络。丰富民用卫星种类、增加数量,提高各类应用卫星完整、连续、长期稳定运行的业务化服务能力,确保形成天地一体化的综合卫星应用体系。加快航天军用技术成果推广转化,并充分挖掘和利用民用先进产品、技术和装备,支撑航天装备高效健康发展。
(五)加大航天国际合作力度,支持航天产品与服务更好地走出去。
充分发挥国家航天局统一对外国际合作的平台作用,大力推进我国航天资源“走出去”。制定宇航产品出口政策,简化卫星出口审批程序,采取出口负面清单制,以促进宇航产品、空间数据和服务出口。Copyright © 2016 某某咨询有限公司 粤ICP备12345678号-1